中新网9 月 8 日电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 9 月 3 日在北京举行。国际媒体持续高度关注并普遍认为,九三阅兵展示了中国军事建设取得的显著进步,在全球局势依然紧张的情况下,中方发出了强烈的和平与国际合作的信号。
9 月 3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接受检阅。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
英国广播公司 ( BBC ) 、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卫报》等多家媒体纷纷发布图集,定格中国九三阅兵 " 超燃 " 时刻。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此次阅兵展示了军事协调与力量,超过 1 万名官兵和数百台 ( 套 ) 地面装备参加了沿北京长安街举行的盛大阅兵式。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中国此次阅兵展示了从 " 具备全球打击能力 " 的战略核力量,到超高音速 " 航母杀手 ",再到人工智能驱动的隐形无人机、无人潜航器等最新型武器装备。
报道关注到,中国阅兵展示的不只是武器装备,更是能迅速生产先进多元化武器的强大实力。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在以 " 中国军队正在领先 " 为标题的文章中称,如今,中国是机器人、电动汽车、太阳能、无人机、高铁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者和科技领导者。而九三阅兵足以证明,现在必须将军事技术也列入其中。
文章称,九三阅兵不仅展示了中国当代国防实力,也让人们得以一窥其未来。
美联社称,中国此次阅兵,是 " 二战中饱受摧残的国家展现力量的时刻 "。报道指出,在中国沈阳 " 九 一八 " 历史博物馆,92 岁抗战老兵杨化烽讲述了自己参加抗日战争的经历和对国家发展的深切感受。这位抗战老兵称," 看看咱们国家的飞机……无人敢轻易挑衅它们。"
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称,中国在北京举行盛大阅兵式,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国防力量,也凸显了其日益增强的外交影响力。
印度媒体《特伦甘纳邦日报》表示,此次活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尽管全球局势依然紧张,但中方发出了强烈的和平与国际合作的信号。
报道回顾道,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超 3500 万,约占二战伤亡总人数三分之一。
俄罗斯《国家防务》杂志总编辑伊戈尔 科罗琴科在接受俄卫星通讯社的采访时表示,这次阅兵表明,中国是一流的军事强国,拥有高度发达的国防工业体系。
在另一篇报道中,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专家的话称,九三阅兵是中国军事力量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和平宣言。
专家指出,此次阅兵彰显的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的能力与决心。在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抬头的背景下,这一纪念活动向国际社会传递了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捍卫多边主义的强烈信号。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指出,中国通过此次阅兵,同时展示国防力量,唤醒历史记忆,要点不在于惊艳世界,而在于向世界清晰表达:在历史与现实的两条轴线上,既不回避力量,也不放弃对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