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11月21日,界面新闻了解到,小米汽车公布了智驾团队的相关情况。目前该团队成员已超1800人,其中博士达108人。小米汽车分别在北京、上海、武汉设立了研发中心。2025年,小米在AI领域的研发投入超70亿。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重点介绍了智驾团队的四位核心成员:叶航军、陈光、陈龙和王乃岩。

叶航军是小米智能驾驶业务负责人,也是小米汽车初始团队17名核心成员之一,先后担任人工智能部总经理、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他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检索。此后,叶航军先后在Google北京、Google美国任职,参与下一代搜索引擎“咖啡因”的开发。
2010年,叶航军加入腾讯,担任腾讯搜索Crawl团队技术总监。2012年,他加入小米,在推动小米人工智能及自动驾驶业务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陈光是小米智能驾驶端到端技术负责人。他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电子计算机系,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研发领域经验丰富,曾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CVPR、NeurIPS等发表多篇论文。
加入小米前,陈光曾在百度Apollo美国研发中心担任感知系统技术负责人,后担任一汽南京研究院CTO,全面负责一汽集团自动驾驶业务的技术研发和架构设计,带领团队成功开发了一汽红旗第三代L4级全无人Robotaxi。今年5月,据36氪报道,陈光出任小米汽车智能驾驶感知负责人,向叶航军汇报。
小米智能驾驶VLA负责人陈龙此前就职于英国AI独角兽公司Wayve,该公司专注于研发纯视觉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今年4月,雷峰网曾提到,在招揽陈龙回国加入小米团队的过程中,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展现出了极大诚意,亲自面谈陈龙。
加入小米后,陈龙带领VLA(视觉语言模型)团队,致力于探索下一代端到端模型,增强端到端自动驾驶的泛化性、可解释性,以解决自动驾驶的长尾问题。陈龙目前也是向叶航军汇报。
王乃岩则是小米智能驾驶L3负责人。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他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以深度学习应用于目标追踪领域的开创性研究闻名。后加入图森未来后主导北京公司算法团队组建,2019年起担任图森未来中国首席技术官,负责L2辅助驾驶与L4自动驾驶系统研发。
2024年3月,王乃岩从图森未来离职后,于同年5月确认加入小米汽车。他曾多次在顶级会议与期刊上发表论文,被引用次数超25000余次。
就在昨日,雷军在社交平台发文宣布小米第50万辆整车下线。“从第1台到50万台,小米仅仅用了1年零7个多月的时间。这标志着小米汽车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到了一个新的规模化阶段。”根据小米汽车官方最新预估,2025年全年预计交付超过40万辆车。
雷军还强调,小米汽车会持续做好三件事:一是抓安全、抓交付,在确保安全和品质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加快生产;二是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三是推进AI和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
小米最新公布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小米汽车业务及AI等创新业务飙升至290亿元,同比增长199.2%。该业务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盈利,经营收益7亿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